移植后想要順利留住胚胎,什么樣的子宮內膜較適合?
試管嬰兒移植后胚胎能否著床,子宮內膜起著重要作用。通常,我們把子宮內膜接受胚胎的能力稱為子宮內膜容受性(endometrial receptivity,ER)。目前超聲檢測因其實時性和無創性的特點,常用于評估ER。
子宮內膜厚度
一般認為,適于著床的子宮內膜厚度臨界值在HCG注射日測量為8mm——12mm。當子宮內膜厚度<7 mm 時,妊娠率有所下降;而隨著內膜厚度的增加,種植率和臨床妊娠率顯著提高。但不是子宮內膜越厚就能保證胚胎一定著床,因為厚度并不能量化其功能。
子宮內膜類型
子宮內膜類型指內膜與肌層相對回聲的狀態。
A型:典型三線型或多層子宮內膜;
B型:均一的中等強度回聲,子宮腔強回聲,中線斷續不清;
C型:均質強回聲,無子宮中線回聲。
研究表明,HCG 注射日A型子宮內膜種植率和臨床妊娠率顯著高于B型和C型,提示A型子宮內膜為胚胎著床提供了更好的條件。
子宮內膜血流
子宮內膜接受胚胎種植需要豐富的血流。研究表明,子宮內膜血流與妊娠結局相關。如果子宮內膜下或者子宮內膜內都可以檢測到血流,妊娠率以及胚胎種植率就會明顯升高。
由此可見,在移植之前好好“培培土”,為“種子”生根發芽創造良好的條件多重要。子宮內膜是胚胎著床的關鍵因素,除此之外,還有心理因素、環境因素、免疫因素、內分泌因素等,都是大家應該關注的點。